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人物故事
【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精神·實干榜樣】
“村里來了位好書記”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牛玉嬌
發布時間:2023-09-20 07:50:59
編輯:孔令磊

  編者按:“實”字當頭,“干”字為先,全省上下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省委十四屆四次全體會議精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搶抓機遇、實干為要,不斷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在新征程上涌現著一批批先進典型、創新能手、實干榜樣。

  為充分展示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新征程中的榜樣力量,切實營造競相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青海日報今日起推出“實干榜樣”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馬玉海(右一)和村民們嘮家常。牛玉嬌 平組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馬書記,去哪里?走,家里喝口茶。”

  “馬書記,忙著呢?坐下休息會兒,喧一喧。”……

  9月14日,記者來到海東市平安區沙溝回族鄉大寨子村,初秋的艷陽溫暖地撫慰著辛勤的農人,照耀著美麗的村莊,有一個年輕的身影穿梭在村子的巷道、村口、田間,忙著工作,忙著熱情地招呼。

  他就是駐村才3個多月的第一書記馬玉海。

  馬玉海是6月初平安區委組織部選派到大寨子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在此之前,海東市平安區針對全區50個鄉村振興重點村、8個軟弱渙散村、53個非貧困村,就如何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派了一批干部下沉基層,馬玉海作為軟弱渙散村駐村第一書記來到這里。

  記者第一次見到馬玉海時,他剛駐村一周,但那時的馬玉海已經高效地辦成了好幾件實事。

  協調平安區相關部門,將村里的兩位孤寡老人送到了區福利院,為一位殘疾人找到了工作,幫助7口之家的陳應蘭納入低保戶,渡過難關……

  其中最“亮眼”的一件事,是馬玉海向平安區總工會爭取3700元資金,為12戶村民發放320只雞苗,并與收購公司簽訂“訂單式養雞幫扶協議書”,村民們把這件事稱為“送雞入戶”行動。

  再次來到村里,雞已經長大了不少,村民們紛紛“點贊”,村民辛菊花高興地說:“一只雞苗我們只掏了5元錢,有訂單不愁賣,馬書記為我們辦了件大好事啊。”

  還有一件讓村民拍手稱快的事,馬玉海挖掘大寨子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眉戶戲優勢,將其納入村集體來謀發展。

  村黨支部書記陳來存說:“大寨子村眉戶戲有百年歷史,本村的很多中老年人都會唱,我們也有自己的演藝公司,團隊有26人,但是一年演出只有五六場,作為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眉戶戲沒有在我們的手里發揚光大。”對于這件事陳來存一直心存遺憾。

  馬玉海來了不到一周,有了通過網絡直播宣傳眉戶戲,帶動大寨子村發展的思路?墒,要打造直播間首先得有錢,他到附近鄉鎮去“取經”,很快拿出方案,到平安區爭取扶持資金,在他的爭取下,平安區委宣傳部給予4萬元扶持資金。

  由此,村“兩委”班子成員加班加點,打造出了眉戶戲文化陳列室、非遺傳習所、排練室、直播間,一切都有模有樣。

  當70多歲的村民張富仁第一次走進“直播間”,看著走廊上燈箱里漂亮的畫面,陳列室玻璃柜里華麗鮮亮的演出服,他邊走邊說:“我記得以前這里不是這樣,踩著紅紅的地毯就是舒坦,心情也舒暢,變化真大。”

  張富仁是眉戶戲劇團的二胡手,跟他一起來的還有村里唯一的省級非遺項目青海眉戶戲代表性傳承人曹長德,他開心地拿起小鼓敲打起來,其他人也很快進入“角色”,大家排練了好一會兒。

  曹長德說:“馬書記來了以后辦了很多實事,村上大棚流轉費的問題解決了,飲用水水質不好的問題解決了,村口的大坑平整出來村貌更好了,村里來了位好書記!”

  曹長德說馬玉海是他遇到過最年輕有為的好書記,短短幾個月時間辦了那么多實事,村里人人受歡迎,評價好。

  曹長德說得沒錯,馬玉海在大寨子村很受歡迎。

  馬玉海準備到村口看道路施工情況的時候,碰到陳應蘭等老人在廣場上曬太陽,陳應蘭一見馬玉海就熱情地打起招呼:“馬書記,您去哪兒,坐這兒來喧一喧。”

  馬玉海坐在板凳上和她拉起家常,“奶奶,今年資助你家的兩個大學生他們在學校咋樣,您兒子打工順利不,家里的雞長得好不好……”

  “好啊好啊,一切都好,你幫扶得好啊……”陳英蘭說著話不由自主地豎起了大拇指。

  說完話,馬玉海來到村口,挖掘機正忙著平整地塊。陳來存說這里原來是一個大坑,還有一堵墻做安全墻,導致入村的主路十分狹窄,馬玉海多方奔走,以西城鐵路項目施工為契機,硬是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爭取施工方在這里免費開展村口道路拓寬工程,原來4米寬的主干道如今已有10米寬,后續還要硬化并建停車場。

  忙完這頭,馬玉海又忍不住要到村里的大棚去看一看。

  2011年開始,村里有89戶農戶的13.3公頃土地流轉出去修建了75個溫室大棚,村民農忙之余不僅可以務工,還可以收取流轉費,可時間流逝,大棚老化嚴重,經營效益下降,村民收益受損,“大棚”成了村民們最焦心的事。

  馬玉海來到大棚的時候,正好遇到兩位村民,他們對馬玉海喊話:“馬書記,你也來轉轉啊,大棚能好好經營起來吧?”

  這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可是馬玉海思路清晰,很明確接下來要怎么做。

  “西成鐵路征占了17個大棚,剩余58個大棚申請2024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產業項目進行提檔升級,到時候鼓勵村內合作社與村集體一起經營,村民們還能就近就業。”

  在和馬玉海聊天的過程中,不乏感受到這種自信。記者忍不住問馬玉海,辦了這么多事,都是你說服別人“掏腰包”按你的方案做事,你是怎么做到的?他說:“我是農村的孩子,在農村做事心里踏實,只要溝通好,大家都愿意為老百姓做一些實在事。”

  如今,馬玉海不光將村里的產業謀劃起來了,也將黨支部的力量凝聚起來了,村干部們的干勁提高了一大截。

  陳來存說:“馬書記的到來,給大寨子村的發展找到了實實在在、行得通的路子,現在村干部們作風好了,紀律好了,村民們反響好了,是我們的‘好幫手’。”

推薦閱讀
陳剛在西寧市信訪局調研并接待來訪群眾
2023“一帶一路”清潔能源發展論壇舉辦
西寧市城東區:文旅融合 繪就民族團結新畫卷
青海:“稅費管家”貼心服務 專家團隊用心護航
關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議項目的公告
2023青海省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準入考試成績公告
海南州:多措并舉讓青海湖生態永葆碧波蕩漾
海東市法治進校園宣傳月活動啟動
24H熱點
我省與華夏銀行簽署合作協議
省政府舉辦理論學習專題講座 吳曉軍主持
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青落地落實
全國人大調研組來青開展專題調研
東西架橋 向“寧”奔赴——南京西寧東西部協作綜述
我省出臺救災物資回收和報廢實施辦法
我省有效解決農機報廢“最后一公里”問題
青海代表團在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上獲得一枚銀牌
我省發布14條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措施
2023年青海湖生態保護能力提升培訓班開班
熱點圖片
幸福生活欣欣向榮
幸福生活欣欣向榮
高原“工匠”競技津門——青海代表團參加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見聞
高原“工匠”競技津...
牛壯羊肥日子旺——天峻縣蘇里鄉豆庫爾村見聞
牛壯羊肥日子旺——...
守護“鯉”躍龍門 書寫共生之美
守護“鯉”躍龍門 書...
厚植科普土壤 點燃科學熱情——2023年“全國科普日”青海主場活動見聞
厚植科普土壤 點燃科...
墨子巡天望遠鏡在青海冷湖正式啟用
墨子巡天望遠鏡在青...
舊小區新改造 樂享幸福好生活
舊小區新改造 樂享幸...
瑪爾擋水電站750千伏云杉變電站投運
瑪爾擋水電站750千伏...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精神·實干榜樣】
“村里來了位好書記”

青海日報
2023-09-20 07:5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精神·實干榜樣】
“村里來了位好書記”

青海日報
2023-09-20 07:5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十四屆四次全會精神·實干榜樣】
“村里來了位好書記”

  • 2023-09-20 07:50:59
  • 來源:青海日報

  編者按:“實”字當頭,“干”字為先,全省上下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省委十四屆四次全體會議精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搶抓機遇、實干為要,不斷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在新征程上涌現著一批批先進典型、創新能手、實干榜樣。

  為充分展示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新征程中的榜樣力量,切實營造競相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青海日報今日起推出“實干榜樣”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馬玉海(右一)和村民們嘮家常。牛玉嬌 平組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馬書記,去哪里?走,家里喝口茶。”

  “馬書記,忙著呢?坐下休息會兒,喧一喧。”……

  9月14日,記者來到海東市平安區沙溝回族鄉大寨子村,初秋的艷陽溫暖地撫慰著辛勤的農人,照耀著美麗的村莊,有一個年輕的身影穿梭在村子的巷道、村口、田間,忙著工作,忙著熱情地招呼。

  他就是駐村才3個多月的第一書記馬玉海。

  馬玉海是6月初平安區委組織部選派到大寨子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在此之前,海東市平安區針對全區50個鄉村振興重點村、8個軟弱渙散村、53個非貧困村,就如何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派了一批干部下沉基層,馬玉海作為軟弱渙散村駐村第一書記來到這里。

  記者第一次見到馬玉海時,他剛駐村一周,但那時的馬玉海已經高效地辦成了好幾件實事。

  協調平安區相關部門,將村里的兩位孤寡老人送到了區福利院,為一位殘疾人找到了工作,幫助7口之家的陳應蘭納入低保戶,渡過難關……

  其中最“亮眼”的一件事,是馬玉海向平安區總工會爭取3700元資金,為12戶村民發放320只雞苗,并與收購公司簽訂“訂單式養雞幫扶協議書”,村民們把這件事稱為“送雞入戶”行動。

  再次來到村里,雞已經長大了不少,村民們紛紛“點贊”,村民辛菊花高興地說:“一只雞苗我們只掏了5元錢,有訂單不愁賣,馬書記為我們辦了件大好事啊。”

  還有一件讓村民拍手稱快的事,馬玉海挖掘大寨子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眉戶戲優勢,將其納入村集體來謀發展。

  村黨支部書記陳來存說:“大寨子村眉戶戲有百年歷史,本村的很多中老年人都會唱,我們也有自己的演藝公司,團隊有26人,但是一年演出只有五六場,作為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眉戶戲沒有在我們的手里發揚光大。”對于這件事陳來存一直心存遺憾。

  馬玉海來了不到一周,有了通過網絡直播宣傳眉戶戲,帶動大寨子村發展的思路?墒,要打造直播間首先得有錢,他到附近鄉鎮去“取經”,很快拿出方案,到平安區爭取扶持資金,在他的爭取下,平安區委宣傳部給予4萬元扶持資金。

  由此,村“兩委”班子成員加班加點,打造出了眉戶戲文化陳列室、非遺傳習所、排練室、直播間,一切都有模有樣。

  當70多歲的村民張富仁第一次走進“直播間”,看著走廊上燈箱里漂亮的畫面,陳列室玻璃柜里華麗鮮亮的演出服,他邊走邊說:“我記得以前這里不是這樣,踩著紅紅的地毯就是舒坦,心情也舒暢,變化真大。”

  張富仁是眉戶戲劇團的二胡手,跟他一起來的還有村里唯一的省級非遺項目青海眉戶戲代表性傳承人曹長德,他開心地拿起小鼓敲打起來,其他人也很快進入“角色”,大家排練了好一會兒。

  曹長德說:“馬書記來了以后辦了很多實事,村上大棚流轉費的問題解決了,飲用水水質不好的問題解決了,村口的大坑平整出來村貌更好了,村里來了位好書記!”

  曹長德說馬玉海是他遇到過最年輕有為的好書記,短短幾個月時間辦了那么多實事,村里人人受歡迎,評價好。

  曹長德說得沒錯,馬玉海在大寨子村很受歡迎。

  馬玉海準備到村口看道路施工情況的時候,碰到陳應蘭等老人在廣場上曬太陽,陳應蘭一見馬玉海就熱情地打起招呼:“馬書記,您去哪兒,坐這兒來喧一喧。”

  馬玉海坐在板凳上和她拉起家常,“奶奶,今年資助你家的兩個大學生他們在學校咋樣,您兒子打工順利不,家里的雞長得好不好……”

  “好啊好啊,一切都好,你幫扶得好啊……”陳英蘭說著話不由自主地豎起了大拇指。

  說完話,馬玉海來到村口,挖掘機正忙著平整地塊。陳來存說這里原來是一個大坑,還有一堵墻做安全墻,導致入村的主路十分狹窄,馬玉海多方奔走,以西城鐵路項目施工為契機,硬是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爭取施工方在這里免費開展村口道路拓寬工程,原來4米寬的主干道如今已有10米寬,后續還要硬化并建停車場。

  忙完這頭,馬玉海又忍不住要到村里的大棚去看一看。

  2011年開始,村里有89戶農戶的13.3公頃土地流轉出去修建了75個溫室大棚,村民農忙之余不僅可以務工,還可以收取流轉費,可時間流逝,大棚老化嚴重,經營效益下降,村民收益受損,“大棚”成了村民們最焦心的事。

  馬玉海來到大棚的時候,正好遇到兩位村民,他們對馬玉海喊話:“馬書記,你也來轉轉啊,大棚能好好經營起來吧?”

  這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可是馬玉海思路清晰,很明確接下來要怎么做。

  “西成鐵路征占了17個大棚,剩余58個大棚申請2024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產業項目進行提檔升級,到時候鼓勵村內合作社與村集體一起經營,村民們還能就近就業。”

  在和馬玉海聊天的過程中,不乏感受到這種自信。記者忍不住問馬玉海,辦了這么多事,都是你說服別人“掏腰包”按你的方案做事,你是怎么做到的?他說:“我是農村的孩子,在農村做事心里踏實,只要溝通好,大家都愿意為老百姓做一些實在事。”

  如今,馬玉海不光將村里的產業謀劃起來了,也將黨支部的力量凝聚起來了,村干部們的干勁提高了一大截。

  陳來存說:“馬書記的到來,給大寨子村的發展找到了實實在在、行得通的路子,現在村干部們作風好了,紀律好了,村民們反響好了,是我們的‘好幫手’。”

作者 牛玉嬌
編輯:孔令磊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逝,丝袜福利无码一区电影,尤物在线精品国产